当前位置:天天建筑库装修设计装修陷阱专家支招识骗局 四个家装投诉案例分析(上)

专家支招识骗局 四个家装投诉案例分析(上)

04-15 02:13:32  浏览次数:275次  栏目:装修陷阱
标签:装修知识,家装知识,免费装修设计, 专家支招识骗局 四个家装投诉案例分析(上),http://www.ttjzk.com

家装的投诉往往涉案金额较大,消费者索赔金额高,使投诉解决起来较为困难。更为重要的是,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使家装投诉在处理时存在责任判定难和调查取证难等问题。小编提醒市民装修时要选择口碑较好的装修公司,切勿一味贪便宜。

案例1:装修出问题,施工队跑了
  
市民姚先生投诉某装修公司,反映装修问题的投诉已有半年之久,但因找不到原施工人员而使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按规定,房屋装修完工后的保修期内,施工单位负有免费保修的义务,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履行该义务。
  
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无照经营,施工结束后人去楼空,消费者要求解决装修出现的问题时找不到人。二是改头换面。施工结束后,原班人马注册的公司注销了,这些人员又注册了新的公司去招揽新的装修业务,消费者发现装修问题再找公司理赔时,公司没有了,原班人马也找不到了。三是有的装修公司经营不善,装修公司无财力做好售后服务,致使问题久拖不决。
  
支招:要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需要提高家装业的整体素质与诚信。在此之前,消费者还需谨慎选择信誉较好、规模较大的装修公司。若是业主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时候需要业主自己解决问题。另外,业主还可以向市装饰行业协会寻求帮助。

案例2:走“私单”,质量无保障
  
王女士找了某知名品牌装饰公司准备装修,140多平方米的房子半包价格约为8万多元。正当她准备与装饰公司签合同时,该公司的某项目经理偷偷和她联系说,一样的施工队、一样的材料,如果和他交易可以省下接近三分之一的钱,只需花5万元就可完成。王女士想了想,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最终选择了和该项目经理进行私下交易。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王女士却看到,她的房屋装修工艺及质量明显要比原来看过的样板房差很多,而且工期还大大超过了事先约定的工期。王女士想投诉,却因为是自己与项目经理的私下交易,并没有签订相关的合同,最终只能是哑巴吃黄连。
  
分析:关于家装走“私单”的问题,当地多家装饰公司相关负责人都对其嗤之以鼻,认为其搅乱了整个家装市场。据介绍,家装走“私单”,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一是消费者明知道是相关公司的业务人员在做“私单”,却因贪图小便宜,便绕开装饰公司直接与业务人员签订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合同;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消费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业务人员打着公司的招牌与消费者签订的无效合同。
  
在施工方或者设计师与消费者签订“私单”以后,因为无法从公司拿到材料,就不得不去市场买材料。这样就可能出现材料以次充好的问题。偷漏工序的现象也是在“私单”装修中比较常见的。在走“私单”的施工方施工时很可能出现减少工序的情况,没有装修经验的业主也无法检查。而与正规装饰公司签订的合同中,施工时家装公司都会有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检查施工工序,而走“私单”的业主就失去了这样的保障。
  
支招: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私单”属于业主与设计师和施工队伍的私下行为,装饰公司对业主没有售后维修的责任。因此,“私单”的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广大装修的消费者要擦亮眼睛,杜绝“私单”装修。
  
对于装饰公司来说,要规避走“私单”现象的出现,首先企业自身要层层把关,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其次,就是要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除了价格优势之外,更要注意装饰公司的设计理念与服务意识,这样才能使整个装饰市场更加规范有序;最后,提升自己的实力是最重要的。

,专家支招识骗局 四个家装投诉案例分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