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建筑库建筑学堂建筑风水家居风水社会发展改变了风水的吉凶标准

社会发展改变了风水的吉凶标准

05-17 17:36:33  浏览次数:689次  栏目:家居风水
标签:家居风水布局,家居风水知识, 社会发展改变了风水的吉凶标准,http://www.ttjzk.com
2、社会发展改变了"风水"的吉凶标准

每一个时期人们择居的特点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环境吉与凶的评价,传说有巢氏树上"构木而居"是因为当时"人少而虫蛇众";北京猿人选择在山前闭合地形里觅洞而居,是因为当时既要便于狩猎,又要保卫自己的安全的需要;进入农业社会,人们在光热条件优越的"明堂"附近择址选择造房,是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风水说产生生活的要示,并且还渗进了许多迷信成分。社会在发展,特别是解放以来,农村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借用人们常用的"吉"与" 凶"的概念,则有些在风水模式中吉利的环境因素,在现实中变得消极了。而有些不利的因素变得有实践意义了,即发生了显著的吉凶转化,具体表现为:

(1)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活动范围扩大,居点分布范围扩大

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村民靠天吃饭,为了保证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人们就必须在光、热、水、土条件优越,旱涝保收的地方定居。因此风水十分注重对"明堂"的大小、水源等情况的考察。并把"明堂"比作粮仓,粮仓大则容纳的人口多,导致古代的村落一般集中在所谓"风水宝地"上。

现代农业技术、农田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等改善了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良品种的培育,绿肥,化肥等的使用提高了土壤肥力,以前不能耕种的土地得到了耕作,沼泽成为良田,坡地建成梯田,缺水的旱地变成水浇地,尤其是改革政策,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开拓了广阔的富民渠道,也更强调大企业的综合发展,茶叶、水果、畜牧、水产养殖等使以前不能利用的荒山、荒坡得到利用,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相应的扩大了。在"明堂"小或没有"明堂"的山地,人们也能丰衣足食。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交通便利的地方成为农民建房的集中地,传统风水模式中较封闭的地形,对于日益增加的社会交往具有一定消极作用。

(2)建筑材料变化,使民房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地区很贫穷,人们衣食难保,住房很简陋,房屋抵抗风灾、水灾、寒冷、酷暑的能力很弱。因此选择有利的地势和朝向就显得非常重要。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房屋建筑也有了改善,趋向于坚固,有的甚至使用了钢筋水泥材料,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可以不完全依靠地形的保护。

(3)土地紧张,"多子多福"思想有害

人口增长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积极作用。原始社会中,人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狂风大雨、雷电冰雹、野兽的袭击、森林火灾等时时刻刻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的寿命很短,死亡率很高。当时,人口繁衍是一个部落能否生存的关键,人口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部落是否强大的标志,加上封建礼制的影响,"多子多福"思想便产生了。人们把人口多作为一个有利因素来考虑,甚至在风水理论里,多子多福也成为选择风水宝地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前的不治之症现在可以医治了,人口的死亡率迅速下降,这是新中国的辉煌成就。但是随着人口迅速提增加,人口这个在历史上增作为有利条件的因素逐渐变为不利的因素了。

首先,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和加剧,人均占地减少。由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产量的提高速度,粮食供应紧张,许多传统的余粮地区也变成了缺粮地区。若继续这样下去,势必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农村环境恶化。人口增加,迫使人们开荒垦地,在不适宜耕作的陡坡地进行耕作,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肥力降低,甚至连表土也被冲刷掉而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山石坡。河道被泥砂淤塞,流水不畅,导致河流两岸经常被洪水淹没。祖先所称颂的青山绿水逐渐减少。这些都和农村中的"多子多福"思想直接相关。现在农村中的超生现象还很普遍。如果人口还这样盲目增长下去,必将导致更多的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又到哪里去寻找理想的居住环境呢?,社会发展改变了风水的吉凶标准

上一篇:似象非象的雕塑      下一篇:渣打总部风水局及其他

++《社会发展改变了风水的吉凶标准》相关文章